去年底,阿九接到一个预算极高的品牌企划项目,要求必须运用最新的AI技术。
起初我很兴奋,以为有了AI加持,这个项目一定能做得很出色。
但现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。
虽然用了市面上最顶级的AI工具,但输出的方案总是缺少那么一点"灵魂"。这让我开始深入思考: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经过好几个月的研究和实验,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:90%的人都在和AI进行错误的竞争。
在我和Claude的对话中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当我故意表达一些带有偏见或争议的观点时,它总是非常谨慎地给出"中立"的回应。就像一个被严格培训的外交官,永远保持着完美的礼仪,但这种完美反而显得不够真实。
这让我意识到:我们一直在担心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情感价值,这根本不是重点。因为AI本身在被训练时,就已经被植入了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,它们更像是被预设好的"正直正确"机器。
让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:如果把AI比作一个超级执行者,那么现在的情况就像是我们在和"最强执行者"比拼执行力,这不是班门弄斧吗?
更糟糕的是,在这种错误认知的指导下:
- 有人疯狂学习各种AI工具
- 有人试图在技术层面超越AI
- 有人致力于提高人工执行效率
但这些都是南辕北辙的方向。因为AI的算力和执行效率,永远会超过人类。
那么,人类的出路在哪里?
在实践中,我已经找到了答案:AI更像是一个超级智囊团,或者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的"军师"。我在做内容创作时就深有体会:我会同时和多个AI模型对话,让它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。比如写文章时,我用ChatGPT来梳理框架,用Claude来完善细节,但最终怎么写、写什么,还是我自己在把控。
真正的关键点在于"元决策原点"。什么是元决策原点?简单说,就是你要开启什么样的事业,要做什么样的决定。这就像是在下围棋,AI可以帮你分析每一步可能的走法,但选择开局的策略必须是你自己。
举个实际的例子: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人都在用AI写文章,但为什么有些人能写出爆款,有些人却只能生产水文?关键就在于那个"原点决策"。高手会思考:我要写什么主题?面向什么受众?解决什么问题?而新手可能就是简单地让AI"写一篇文章"。
这种能力更像是"元认知"(meta-cognition)层面的突破。它让我们能够跳出单纯的工具思维,重新思考人类独特的价值定位。在未来的人机协作模式中,人类应该负责确定目标和方向,而AI则负责在这个方向上不断探索和优化。就像一棵树,你决定种在哪里,朝哪个方向生长,而AI则负责让这棵树长得更茂盛、结出更多果实。
在核心大群中,我会详细分享这个理论背后的深层逻辑,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方案。
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可能的时代,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AI时代的元决策原点:不是谁都有资格知道的人机密码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