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阿九。

来跟大家聊一个让人困扰的话题 - GPT经常不听话摆烂的问题。

在文章最后,阿九会分享一个终极解决方案,让GPT彻底告别偷懒,甚至让它变得比你想象的更加强大。

最近阿九不断收到粉丝们的反馈,说ChatGPT经常出现各种摆烂行为 - 要么回答质量低得令人发指,要么字数少得可怜,完全不符合要求。

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头疼,尤其是当你正在处理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时。

说到这里,阿九忍不住想起上周一个有趣的经历。

当时我正在让ChatGPT帮忙写一篇深度市场分析报告,结果它三番五次给出些浅显的、甚至带有明显错误的内容。

这让阿九意识到如果不能有效控制AI助手,它反而会成为困扰我们工作效率的绊脚石。

虽然GPTS商店里确实有一些专门解决这类问题的工具,比如QE之类的应用。

但这些工具往往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- 它们都是独立封闭的系统,无法和其他GPT模型协同工作,而且使用起来不够灵活。

阿九说说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:

与其依赖这些第三方工具,不如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
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,阿九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- 提取并改良这些工具中最核心的提示词,将其转化为可以随时使用的通用指令。

对阿九来说,这个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解决了原有的问题,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货。

通过在ChatGPT设置中的“前置语句”设置中添加这个优化后的提示词,就像给AI装上了一个质量保证器,能够强制它保持高水准的输出。

更让人兴奋的是,这个提示词不仅仅是简单的质量要求,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人格塑造器。

它要求AI扮演全能专家,同时保持人性化的表达;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切换写作风格,避免机械化的回应。

阿九特别喜欢它在结尾处的巧妙设计 - 通过避免生硬的总结,保留了思维的开放性和延展性。

不夸张地说,这个提示词就像给AI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,让它能够像真正的专家那样深入思考,像优秀作家那样生动表达。

阿九最近用这个方法完成了几个重要项目,效果远超预期。

这个方案也不是完美无缺的。阿九建议大家在使用时要注意,过长的输出可能需要更多的处理时间,有时候简短精炼的回答可能更适合某些场景。

建议大家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这个提示词中的具体参数。

阿九已经发到了考察通过的核心成员专属大群中,大家自行取用吧,千万别外传,否则以后不再分享这类高阶技巧~~~

希望这个来之不易的内部高阶技巧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驾驭AI工具。

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验或者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和阿九交流。

希望这期分享对你有所帮助!